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借车



       “吃吧,不用担心。放心好了,从今天起,我们家天天都有肉吃。”

       吴有胜用筷子夹了两片腊肉,放到两人的碗里,笑着说道。

       “太好了,以后天天有肉吃喽。”燕子欢呼道。

       燕子还小,天真懵懂,还不懂这年月天天吃肉代表着什么。

       玲儿却不然,八岁的她已经渐渐了解了这个世界,听村子里大人说,城里人一个月也吃不了几次肉,更何况是更穷的农村了。

       想到这里,她的心里有些迷茫与不安。

       “真的,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们?快点吃吧,要不然都凉了。”

       望着眼前小女孩担忧的眼神,他再次确认说道。

       “嗯。”

       燕子轻轻咬下一小块肉,细细咀嚼几下,再喝一口的粥,混合着一起咽下肚子,一脸满足的露出微笑。

       体会着咸香味在嘴里迸发的感觉,玲儿眉间的皱纹慢慢放松了许多。

       看着姐妹俩人愉悦的表情,吴有胜心里的愧疚感却更深了,这一刻,他在心里发誓,未来一定会让她们幸福的生活下去。

       而现在的他也有这个能力。

       “爸爸,你也吃啊。”燕子抬头,望着沉思的吴有胜。

       “好,我们一起吃。”

       ……

       ……

       一顿早饭,一家三口就在这满足幸福的氛围下,很快就吃完。

       “玲儿,你等下把碗筷收拾下,慢点儿,注意安全。”

       “我有点事儿去趟镇上,中午会回来,回来给你们带好吃的。”

       “晓得了,我会小心的,阿爸。”

       “做好之后记得把刚刚学的字好好练习一下,我走了,。”

       说完,吴有胜提着一个木桶,用一块棉布盖着。盖住掩饰里面的空空如也,不给人看出这是个空桶。

       走出门,碰到了隔壁的张寿涛,他刚从大队里干活回来。

       李家村一共有一百来户人家,其中大部分都姓李,据说是李唐后裔,躲避战乱来到了这里,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然了,李家村具体的真实来历已不可考据,但是村口有一颗八百多年的老槐树,这是真真的。

       李家村也不单单只有李姓一家,也有十来户张姓人家,听说是一百多年前迁徙而来的。

       而吴有胜是落户在李家村的唯一的除李张之外的外姓人。

       “小胜,吃完饭了吗?没吃的话来我家吃饭,正好家里弄好了饭。”

       张寿涛今年三十七岁,长的很高大,比吴有胜高出一个个头。人也老实本分,虽然不善言辞,但是却是个善良的人。

       他家里共有六口人,上有父母,下有两个才十岁左右大的孩子,生活也不富裕。

       当年吴有胜刚来时,缺衣少食,而且一开始细皮嫩肉的,干不了活,挣的工分少,时常填不饱肚子。

       在那样的情况下,张寿涛也仍然给予了吴有胜不小的帮助,有时给几斤米,以及一些自己的口粮,也勉强让他能度过前期的难关。

       “涛哥,不用了,我吃了饭。”

       “那就好,对了,你这是打算去哪儿?”

       看着吴有胜提着小木桶,张寿涛疑惑的问道。

       “是这样的,之前和同学约好了,今天一起讨论学习上的事情。”

       “桶里是几条泥鳅黄鳝,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听说他们喜欢吃这个,就带一点给他们,也算是一份心意。”

       “嗯,没错,人家帮了咱,咱们山里人不能忘本。”张寿涛拍了拍吴有胜的肩膀,声音洪亮雄浑。

       “这样,我家里也有一些,既然你同学喜欢吃这个,把我家里的也都带过去。”

       “这样不好吧,你们留着自己吃吧。”

       “没事,反正这东西我们也不爱吃,一股腥味儿,而且田里有的是,想吃的话再抓就是了。”

       张寿涛摆摆手,很随意地说道。

       然后喊自己的儿子大龙把家里的泥鳅黄鳝拿出来,递给吴有胜。

       “叔,给。”

       吴有胜接过桶,一眼望去,好家伙,这差不多有十五六斤了。之后转身掀开自己带的木桶的棉布一角,倒进去,盖好,把空桶还给大龙。

       “好了,别板着个脸了,大龙,现在我拿了你的泥鳅,等回来我给你糖吃。”

       一旁的大龙看自己一天的劳动成果被自己老爸送人,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肯定是有一些不舒服的。

       半大的小子,不知道掩藏自己的神态,就像被人抢了玩具一样,耷拉着脸,神情有些不高兴。

       “真的?谢谢小胜叔。”

       听到这话,大龙由忧转喜,很快提着桶,跳跃着进屋了。

       “这小兔崽子…”张寿涛骂了一句。

       “涛哥,就不打扰你吃饭了,我去村长家借一下自行车。”

       “嗯,去吧,你中午回来不?不回来的话中午你家两个女娃就来我家吃饭。”

       “会回来的,不用了。”

       结束了交谈,吴有胜来到村头村长家。

       一排六间大屋子,也都是泥土房,五个小孩子正蹲在外面吃饭。

       村长家里人多一些,村长和他老伴,以及一个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下面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老二都已经成婚生子了,还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幺还没结婚。女儿去年就嫁出去了,许给了另一个公社的人。

       在老一辈的传统里,多子意味着多福,所以能吃饱饭、养育得起的话,农村人都是倾向于多生养几个。

       不像后世,教育成本和养育成本的增加,为了给孩子最好的生活,以至于一个家庭最多生养一两个孩子,甚至有的都不生孩子。

       “爷爷,小胜叔来了。”

       看到吴有胜走向自己家,一个大点的男娃连忙站起身,朝屋内大声喊道。

       “是小胜啊,吃了没?没吃的话进来吃点。”

       村长李来福拿着个大陶碗出来,一大碗稀饭里只有一点点腌咸菜。

       “不用了,来福叔,我吃过了。”

       “那你来有什么事吗?”村长问道。

       “是这样的,今天打算去趟公社,想借自行车用一下。”吴有胜说出自己的目的。

       “这样啊,车在村里仓库那儿放着,你去取吧,就说我同意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新书推荐: 我煮青梅等你来洪荒之时间逆天凶楼重生之热血传奇人生惊世狂妃:妖孽王爷枕上宠我明明只想当龙套阳仙纪天灾之救世凤凰网游之炮台法师妖女请自重仙城奶爸情满四合院之许大茂精彩人生末日三万年我能召唤千军终极大进化斗罗之龙吟九霄邪王妖妃:废柴公主逆袭记副本入侵者横推大千世界文娱水深需谨慎